亚新体育·『中国』app官方平台网站-ios/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宁波茶史由来已久 茶农茶人有不一样的气质亚新sports
发布时间:2024-01-29 07:33:17

  许多年前,他在桑田路一带开了一个茶室,印象中除了喝茶,也是许多外地知名高校的联谊点。当时,也不太了解他是干什么行当的,相遇是因为户外运动协会在茶室开了个会老杨是宁波资深“驴友”。

  一次,他到龙观徒步,在一个叫“椅子岙”的地方驻足。当眺望底下的一片连绵茶园时,老杨内心一激灵,家族基因中的某部分瞬间“复活附体”。2013年,他和朋友们一起,筹措资金从当时的龙观乡流转了一千亩茶园,开办了五龙潭茶业有限公司。

  十余年间,我与老杨见面不多,大多是通过朋友圈信息,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他搞茶园摄影大赛,在茶园里舞龙、亚新sports练瑜伽、办旗袍秀、办开茶节,整的好像都是“花活”。

  他传播最广的身份还是民宿“向阳舍”的主理人:这个以慢生活农场为特色的民宿,联合了一些投资人、IT业人士、医生等,众筹参与,在宁波颇有一些名气。

  在向阳舍的茶室里,摆在我眼前的是一杯“明州红”,它汤色酡红,弥漫着甜爽花香,这是以老杨为主创制的红茶亚新sports。这杯茶不简单,它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伴手礼,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宁波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品茶知人,恍然发现,老杨搞茶是专业认真的,有时甚至到了极致的地步。一深入交谈,发现老杨还曾求学浙农大茶学系。不仅如此,祖上三代都是茶商:曾祖父曾在山西开过茶行;他的父亲从小在自家茶行学艺,公私合营后,进入供销社从事茶叶销售。用老杨的话来说,他是闻着茶香长大,耳濡目染,一辈子与茶有约。

  大学读茶学专业,自然是这种家庭背景的缘故。而毕业后,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自然因为那时候搞茶,并不是一份能养得起自己和家庭的工作。

  在大公司打工,也经营过电器,老杨在社会上“混”了近20年后,面临选择,是波澜不惊如往常前行、累积财富,还是改弦易辙去圆自己的茶之梦?他选择了后者,用他的话来说,是做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在宁波实现再创业。

  当年,老杨在“椅子岙”上发愿重返茶事,除了遵从内心的召唤,当然还因为校友、在区农林部门工作的“茶叶博士”吴颖的力推。

  龙观的这片茶园,初创于1975年,近50年前,茶园是生产队集体所有。当时,有心人还在茶园的田头垄间剪修出了硕大的“1975”的字样,这可以说是宁波最早的大地行为艺术。

  龙观的这片茶园处于缓坡地带,既得了云雾之滋润,也有阳光之普照,可产好茶。但当时,茶农们守着好的原料,只制作珠茶等大众茶,收益并不高。

  老杨来了之后,自然在地利之上,做了品种改良之文章,走精品创制之路。比如,他创制“御金香”白茶,听名字就“高大上”。最关键的是此茶氨基酸含量高,喝起来十分鲜爽,因为选用的是国家级茶树黄色系良种。“御金香”在生长的过程中,绿中泛黄,卖相颜值一流。

  一年365天,老杨有360天是在这片茶园度过的,十余年间,他用自己的心血,实现着再创业的梦想。

  如今的五龙潭茶业已成为一个集生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茶叶企业。老杨他们创制了“御金香”白茶、“五龙明珠”和“五龙香茗”绿茶、“明州红”红茶,屡屡在国内名优茶比赛中获奖。

  老杨对茶叶制作的严苛是出名的。针对采茶这一环节,他提出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损伤叶。嫩叶轻揉,老叶重揉,二次焙火,一次提香。现在,这里的茶园已建成“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00亩,成为浙江省最美茶园之一。在宁波,它是目前唯一的种养殖结合的“国家级生态农场”。

  除了种茶、制茶,老杨还把心思花在了打造围绕茶叶的生态循环圈上。老杨的茶园里,养着“向阳乌猪”,品种来自农科院“金乌猪”,除了喂玉米粉,辅之以应季的蔬菜瓜果,也以茶叶末为食。“茶园飞鸡”也是慢生活农场的餐饮主打,走地飞鸡肉质鲜美,让食客们大快朵颐、啧啧称赞。

  而老杨更大的目标是在茶园内部实现一个生态平衡:猪、羊、鸡等家畜家禽的排泄物,通过发酵技术,自然分解后用于茶园施肥;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碎片与茶末,又可以充当一部分的家畜家禽饲料;市民可以认领家畜家禽,通过视频等网络互动方式时时观看“投喂”情况,一起参与养殖

  2022年,他们还投入近百万元在茶园东侧打造了“芳愈百草园”和昆虫观测站。百草园内种植了香水百合、狐尾天门冬等近30种“芳香系”“治愈系”的植物。一些龙观乡“土生土长”的昆虫,在饲养箱内栖息成长,方便市民观察它们的全生长周期。

  老杨说,他做的一切,就是从“茶”开始,到“茶”结束,围绕生物多样性,为茶赋能增值,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循环“切片”。

  而这几年,老杨的“花活”也玩得越来越溜。除了策划活动,“向阳舍”春可观茶园樱花,夏可露营观星,秋可闻稻田花香,冬可围茶炉夜话,成了不折不扣的宁波网红“打卡”之地。

  对此,老杨颇为自豪地说:“在宁波,我不敢说茶做得最好,但围绕茶,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我应该是头一个吧。”确实如此,就像茶旅的融合,老杨他们推出的“一片叶子的旅行”青少年旅游研学,仅2023年上半年就组织了20000多人。

  现在老杨成了“红人”,他身上有着“宁波市人大代表”“中国林业乡土专家”“港城工匠”“宁波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等诸多头衔,但“农民”这个身份,却是老杨最为珍视的。他向访客介绍自己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种茶的农民老杨。”

  十多年前,杨晋良被人称作“老杨”时,其实才四十岁出头,那时他显老。那天,他拿出两张相差十年的照片让我猜,哪张是现在的他。我居然猜错现在的老杨,比十年前更显精神。

  2023年元旦刚过的时候,心情比较压抑,一时兴起,我驾车来到北仑东盘山散心,呼吸新鲜空气。

  从山下的双狮村开车,路的尽头是山腰丘陵间的低坡茶园,周边好像还有一寺,从这里能徒步去往山顶。回来后,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尚有绿意的茶园照片。我的朋友、宁波茶文化专家竺老师回复说:“现在不是时候,若有兴趣以后可去那里品茶体验。茶园主人鲁总,是个制茶高手,中绿杯金奖专业户,蝉联十一届了。”

  与宁海、奉化、余姚等地相比,北仑的茶叶以前的知名度并不高。记忆中,30多年前,柴桥一带有个瑞岩寺茶场,与场长老施相识,交往间,也品尝过北仑茶叶的味道。而竺老师说,现在北仑茶叶也有了知名品牌,那就是“三山玉叶”,这个品牌是鲁总所创,是宁波的八大名茶之一。

  北仑春晓三山,襟山带海,以前是个偏远的所在。许多年前,有一位叫鲁孟军的年轻人从同样偏远的四明山深处,来到了这里。他不仅仅收获爱情,安家落户于此,还与爱人一起埋头打拼,成就了一片“玉叶”。

  鲁孟军是四明山杖锡人,但祖上迁自相邻的余姚大岚茶区,父亲也曾承包过村里的茶厂。

  四明山历来是仙风道骨之地,晋代仙人“丹丘子”曾云游于此。陆羽《茶经》记载,余姚人虞洪瀑布山遇丹丘子获赠“大茗”。“大茗”,也许就是有史以来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第一个名茶。

  鲁孟军高中毕业就到茶厂当学徒,不仅初步学会了加工工艺,还懂得了一些茶机维修知识。21岁时,这位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帅小伙,只身来到北仑三山乡供销社做茶叶师傅。

  他年纪不大,却对采茶、制茶、销售等诸多环节了然于心。加之勤奋能干,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稳重踏实的印象。

  当时乡供销社主任的一个朋友,正在为女儿寻找如意郎君。这家的女儿叫陈彩君,高中毕业后也在供销社工作。她看到来自异乡的鲁孟军人品好,好学肯吃苦,事业心强,不禁产生爱慕之心。1994年,在供销社主任的撮合下,两人牵手,结为秦晋之好。

  家和万事兴,30余年间,夫妻俩携手共进,前行在名茶创制之路上。老孟现在的公司叫“孟君茶业”,就是在夫妻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的,可见两人的相知相洽。

  然而这30年,对鲁孟军来说,走得颇不容易。到三山之初,他只承包了当地慈东村20亩土地种茶。那时,茶树无性系良种扦插尚未普及,他用茶籽点播,4年之后才能采摘。

  创业初期,夫妻俩一切都要自己亲自干:既要做茶叶,又要向农户收购鲜叶;既要采茶,又要施肥、除草;在春茶、夏秋茶的空档期,还要向附近的茶厂收购干茶卖给精制茶厂,赚些许差价这样忙忙碌碌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鲁孟军说,当时对名优茶制作没啥概念,走的还是年轻时在家乡杖锡做大众茶的老路。

  有一年,在一位新昌茶师傅的建议下,鲁孟军买了两个龙井茶炒制锅,开始摸索制作名优茶。

  做名优茶,从杀青到干茶成品,全凭一双手在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这一过程,需要炒茶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好长一段时间,鲁孟军即使搞得双手满是水泡,也做不出满意的茶叶。

  好在鲁孟军是个特别好学也肯钻研的人。一次,在杭州举行的茶博会上,他结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退休教授陈宝根。他听说陈宝根是位既懂茶叶又知晓茶机的专家,便虚心向其请教制茶技艺。后来,他又三顾茅庐,把陈宝根邀请到自己的茶厂当顾问。

  陈教授被鲁孟军的真诚所感动,不仅将茶叶的采摘、摊放、杀青、干燥等一系列制茶技术倾囊相授,还与他一起加工生产了当时茶厂第一套机械制茶设备。

  这些年来,鲁孟军先后承包了咸昶村、慈峰村、上横村、双狮村、东盘山及瑞岩寺一带1000余亩荒山及老茶园,承包的茶园面积在北仑数一数二。他还按照种植名优茶要求,对“乌牛早”“迎霜”“龙井43”“平阳特早”“安吉白茶”“金观音”等各个品种的性状进行比对、分析。

  多年的筚路蓝缕,鲁孟军他们制作的“三山玉叶”绿茶、白茶,色如绿玉,叶芽挺直尖削,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新持久。此茶屡屡在国家级名茶评比中斩获金奖。

  这几年,除了绿茶、白茶之外,鲁孟军还开发了“三山玉叶”红茶。绿茶的品种,要做出好的红茶,须建立在对品种特性的把握上。鲁孟军说,“金观音”“福鼎白毫”等与“乌牛早”相比,鲜叶芳香物质含量较多,所以,用这些品种鲜叶制成的红茶,香味浓郁,品质几乎能和福建高档红茶相媲美。

  除了栽种优良茶种,鲁孟军的另一心得是要把好加工工艺关。如采摘的鲜叶,因受天气、温度影响,鲜嫩度每天都不同。不同的茶种,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做出好茶,绝不能千篇一律,而必须“一茶一案”。摊放的时间,杀青、烘焙的温度与时间,必须区别对待。

  创业三十多年,鲁孟军不仅在茶叶王国中打响了北仑“三山玉叶”品牌,还收购当地众多茶农的鲜叶,成立东海春晓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当地有意向的茶农联合起来,带动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品牌创富的效益。

  如今的鲁孟军,早已成为茶叶界的专家,人称“三山老鲁”。今年,国家林业部门评选中国林业乡土专家,在宁波只有三人获选,他是其中之一。老鲁说,这辈子,他很知足。

  茶为南方嘉木,相由心生,种茶人、制茶人自然有不一样的气质这可能与从事茶叶产业既不能一夜暴富又能自由谋生的特性有关。茶,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性情平和却执着;茶,改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从《多彩茶人路》到《“奉化曲毫”创富记》,我记录了宁海、奉化等地茶产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事迹。而本篇《宁波茶人二题》,集中聚焦两位人物,希望以微观上的反映,来体现茶与个体命运的关联,也算是殊途同归。本人“茶系列”就此告一段落。

  宁波的茶史由来已久,宝藏丰厚。宁波的茶产业在国内属“小康”之列,宁波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应大有潜力可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许多年前,他在桑田路一带开了一个茶室,印象中除了喝茶,也是许多外地知名高校的联谊点。当时,也不太了解他是干什么行当的,相遇是因为户外运动协会在茶室开了个会老杨是宁波资深“驴友”。

  一次,他到龙观徒步,在一个叫“椅子岙”的地方驻足。当眺望底下的一片连绵茶园时,老杨内心一激灵,家族基因中的某部分瞬间“复活附体”。2013年,他和朋友们一起,筹措资金从当时的龙观乡流转了一千亩茶园,开办了五龙潭茶业有限公司。

  十余年间,我与老杨见面不多,大多是通过朋友圈信息,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比如他搞茶园摄影大赛,在茶园里舞龙、练瑜伽、办旗袍秀、办开茶节,整的好像都是“花活”。

  他传播最广的身份还是民宿“向阳舍”的主理人:这个以慢生活农场为特色的民宿,联合了一些投资人、IT业人士、医生等,众筹参与,在宁波颇有一些名气。

  在向阳舍的茶室里,摆在我眼前的是一杯“明州红”,它汤色酡红,弥漫着甜爽花香,这是以老杨为主创制的红茶。这杯茶不简单,它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伴手礼,其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宁波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品茶知人,恍然发现,老杨搞茶是专业认真的,有时甚至到了极致的地步。一深入交谈,发现老杨还曾求学浙农大茶学系。不仅如此,祖上三代都是茶商:曾祖父曾在山西开过茶行;他的父亲从小在自家茶行学艺,公私合营后,进入供销社从事茶叶销售。用老杨的话来说,他是闻着茶香长大,耳濡目染,一辈子与茶有约。

  大学读茶学专业,自然是这种家庭背景的缘故。而毕业后,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自然因为那时候搞茶,并不是一份能养得起自己和家庭的工作。

  在大公司打工,也经营过电器,老杨在社会上“混”了近20年后,面临选择,是波澜不惊如往常前行、累积财富,还是改弦易辙去圆自己的茶之梦?他选择了后者,用他的话来说,是做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在宁波实现再创业。

  当年,老杨在“椅子岙”上发愿重返茶事,除了遵从内心的召唤,当然还因为校友、在区农林部门工作的“茶叶博士”吴颖的力推。

  龙观的这片茶园,初创于1975年,近50年前,茶园是生产队集体所有。当时,有心人还在茶园的田头垄间剪修出了硕大的“1975”的字样,这可以说是宁波最早的大地行为艺术。

  龙观的这片茶园处于缓坡地带,既得了云雾之滋润,也有阳光之普照,可产好茶。但当时,茶农们守着好的原料,只制作珠茶等大众茶,收益并不高。

  老杨来了之后,自然在地利之上,做了品种改良之文章,走精品创制之路。比如,他创制“御金香”白茶,听名字就“高大上”。最关键的是此茶氨基酸含量高,喝起来十分鲜爽,因为选用的是国家级茶树黄色系良种。“御金香”在生长的过程中,绿中泛黄,卖相颜值一流。

  一年365天,老杨有360天是在这片茶园度过的,十余年间,他用自己的心血,实现着再创业的梦想。

  如今的五龙潭茶业已成为一个集生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茶叶企业。老杨他们创制了“御金香”白茶、“五龙明珠”和“五龙香茗”绿茶、“明州红”红茶,屡屡在国内名优茶比赛中获奖。

  老杨对茶叶制作的严苛是出名的。针对采茶这一环节,他提出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损伤叶。嫩叶轻揉,老叶重揉,二次焙火,一次提香。现在,这里的茶园已建成“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00亩,成为浙江省最美茶园之一。在宁波,它是目前唯一的种养殖结合的“国家级生态农场”。

  除了种茶、制茶,老杨还把心思花在了打造围绕茶叶的生态循环圈上。老杨的茶园里,养着“向阳乌猪”,品种来自农科院“金乌猪”,除了喂玉米粉,辅之以应季的蔬菜瓜果,也以茶叶末为食。“茶园飞鸡”也是慢生活农场的餐饮主打,走地飞鸡肉质鲜美,让食客们大快朵颐、啧啧称赞。

  而老杨更大的目标是在茶园内部实现一个生态平衡:猪、羊、鸡等家畜家禽的排泄物,通过发酵技术,自然分解后用于茶园施肥;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碎片与茶末,又可以充当一部分的家畜家禽饲料;市民可以认领家畜家禽,通过视频等网络互动方式时时观看“投喂”情况,一起参与养殖

  2022年,他们还投入近百万元在茶园东侧打造了“芳愈百草园”和昆虫观测站。百草园内种植了香水百合、狐尾天门冬等近30种“芳香系”“治愈系”的植物。一些龙观乡“土生土长”的昆虫,在饲养箱内栖息成长,方便市民观察它们的全生长周期。

  老杨说,他做的一切,就是从“茶”开始,到“茶”结束,围绕生物多样性,为茶赋能增值,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循环“切片”。

  而这几年,老杨的“花活”也玩得越来越溜。除了策划活动,“向阳舍”春可观茶园樱花,夏可露营观星,秋可闻稻田花香,冬可围茶炉夜话,成了不折不扣的宁波网红“打卡”之地。

  对此,老杨颇为自豪地说:“在宁波,我不敢说茶做得最好,但围绕茶,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我应该是头一个吧。”确实如此,就像茶旅的融合,老杨他们推出的“一片叶子的旅行”青少年旅游研学,仅2023年上半年就组织了20000多人。

  现在老杨成了“红人”,他身上有着“宁波市人大代表”“中国林业乡土专家”“港城工匠”“宁波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等诸多头衔,但“农民”这个身份,却是老杨最为珍视的。他向访客介绍自己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种茶的农民老杨。”

  十多年前,杨晋良被人称作“老杨”时,其实才四十岁出头,那时他显老。那天,他拿出两张相差十年的照片让我猜,哪张是现在的他。我居然猜错现在的老杨,比十年前更显精神。

  2023年元旦刚过的时候,心情比较压抑,一时兴起,我驾车来到北仑东盘山散心,呼吸新鲜空气。

  从山下的双狮村开车,路的尽头是山腰丘陵间的低坡茶园,周边好像还有一寺,从这里能徒步去往山顶。回来后,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尚有绿意的茶园照片。我的朋友、宁波茶文化专家竺老师回复说:“现在不是时候,若有兴趣以后可去那里品茶体验。茶园主人鲁总,是个制茶高手,中绿杯金奖专业户,蝉联十一届了。”

  与宁海、奉化、余姚等地相比,北仑的茶叶以前的知名度并不高。记忆中,30多年前,柴桥一带有个瑞岩寺茶场,与场长老施相识,交往间,也品尝过北仑茶叶的味道。而竺老师说,现在北仑茶叶也有了知名品牌,那就是“三山玉叶”,这个品牌是鲁总所创,是宁波的八大名茶之一。

  北仑春晓三山,襟山带海,以前是个偏远的所在。许多年前,有一位叫鲁孟军的年轻人从同样偏远的四明山深处,来到了这里。他不仅仅收获爱情,安家落户于此,还与爱人一起埋头打拼,成就了一片“玉叶”。

  鲁孟军是四明山杖锡人,但祖上迁自相邻的余姚大岚茶区,父亲也曾承包过村里的茶厂。

  四明山历来是仙风道骨之地,晋代仙人“丹丘子”曾云游于此。陆羽《茶经》记载,余姚人虞洪瀑布山遇丹丘子获赠“大茗”。“大茗”,也许就是有史以来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中国第一个名茶。

  鲁孟军高中毕业就到茶厂当学徒,不仅初步学会了加工工艺,还懂得了一些茶机维修知识。21岁时,这位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帅小伙,只身来到北仑三山乡供销社做茶叶师傅。

  他年纪不大,却对采茶、制茶、销售等诸多环节了然于心。加之勤奋能干,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稳重踏实的印象。

  当时乡供销社主任的一个朋友,正在为女儿寻找如意郎君。这家的女儿叫陈彩君,高中毕业后也在供销社工作。她看到来自异乡的鲁孟军人品好,好学肯吃苦,事业心强,不禁产生爱慕之心。1994年,在供销社主任的撮合下,两人牵手,结为秦晋之好。

  家和万事兴,30余年间,夫妻俩携手共进,前行在名茶创制之路上。老孟现在的公司叫“孟君茶业”,就是在夫妻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的,可见两人的相知相洽。

  然而这30年,对鲁孟军来说,走得颇不容易。到三山之初,他只承包了当地慈东村20亩土地种茶。那时,茶树无性系良种扦插尚未普及,他用茶籽点播,4年之后才能采摘。

  创业初期,夫妻俩一切都要自己亲自干:既要做茶叶,亚新sports又要向农户收购鲜叶;既要采茶,又要施肥、除草;在春茶、夏秋茶的空档期,还要向附近的茶厂收购干茶卖给精制茶厂,赚些许差价这样忙忙碌碌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鲁孟军说,当时对名优茶制作没啥概念,走的还是年轻时在家乡杖锡做大众茶的老路。

  有一年,在一位新昌茶师傅的建议下,鲁孟军买了两个龙井茶炒制锅,开始摸索制作名优茶。

  做名优茶,从杀青到干茶成品,全凭一双手在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这一过程,需要炒茶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好长一段时间,鲁孟军即使搞得双手满是水泡,也做不出满意的茶叶。

  好在鲁孟军是个特别好学也肯钻研的人。一次,在杭州举行的茶博会上,他结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退休教授陈宝根。他听说陈宝根是位既懂茶叶又知晓茶机的专家,便虚心向其请教制茶技艺。后来,他又三顾茅庐,把陈宝根邀请到自己的茶厂当顾问。

  陈教授被鲁孟军的真诚所感动,不仅将茶叶的采摘、摊放、杀青、干燥等一系列制茶技术倾囊相授,还与他一起加工生产了当时茶厂第一套机械制茶设备。

  这些年来,鲁孟军先后承包了咸昶村、慈峰村、上横村、双狮村、东盘山及瑞岩寺一带1000余亩荒山及老茶园,承包的茶园面积在北仑数一数二。他还按照种植名优茶要求,对“乌牛早”“迎霜”“龙井43”“平阳特早”“安吉白茶”“金观音”等各个品种的性状进行比对、分析。

  多年的筚路蓝缕,鲁孟军他们制作的“三山玉叶”绿茶、白茶,色如绿玉,叶芽挺直尖削,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新持久。此茶屡屡在国家级名茶评比中斩获金奖。

  这几年,除了绿茶、白茶之外,鲁孟军还开发了“三山玉叶”红茶。绿茶的品种,要做出好的红茶,须建立在对品种特性的把握上。鲁孟军说,“金观音”“福鼎白毫”等与“乌牛早”相比,鲜叶芳香物质含量较多,所以,用这些品种鲜叶制成的红茶,香味浓郁,品质几乎能和福建高档红茶相媲美。

  除了栽种优良茶种,鲁孟军的另一心得是要把好加工工艺关。如采摘的鲜叶,因受天气、温度影响,鲜嫩度每天都不同。不同的茶种,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做出好茶,绝不能千篇一律,而必须“一茶一案”。摊放的时间,杀青、烘焙的温度与时间,必须区别对待。

  创业三十多年,鲁孟军不仅在茶叶王国中打响了北仑“三山玉叶”品牌,还收购当地众多茶农的鲜叶,成立东海春晓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当地有意向的茶农联合起来,带动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品牌创富的效益。

  如今的鲁孟军,早已成为茶叶界的专家,人称“三山老鲁”。今年,国家林业部门评选中国林业乡土专家,在宁波只有三人获选,他是其中之一。老鲁说,这辈子,他很知足。

  茶为南方嘉木,相由心生,种茶人、制茶人自然有不一样的气质这可能与从事茶叶产业既不能一夜暴富又能自由谋生的特性有关。茶,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性情平和却执着;茶,改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从《多彩茶人路》到《“奉化曲毫”创富记》,我记录了宁海、奉化等地茶产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事迹。而本篇《宁波茶人二题》,集中聚焦两位人物,希望以微观上的反映,来体现茶与个体命运的关联,也算是殊途同归。本人“茶系列”就此告一段落。

  宁波的茶史由来已久,宝藏丰厚。宁波的茶产业在国内属“小康”之列,宁波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应大有潜力可挖。

网站地图